春節台南餐飲設備回家的競逐正在白熱化,幾乎成了一場裝備競賽。
  升外接式硬碟級換代後的12306網站再一次承受了“百分之一千”的訂票增長,在慣常的抱怨聲中挺著沒崩潰。各路搶票神器每秒可以刷新上百次,2011年前仍是小圈子內愛好者自製的“不能說的秘密”,2012年經歷了互聯網公司紛紛跟進又紛紛遭禁的熱鬧,到了2014年的開始,隨著廣告做遍了社交網站,刷票軟件隱隱有了配套產業的架勢,不止電腦,IPad等移動端也可以作為搶票武器。據說達人們的經驗是下載不同種類的軟件,在自己並不需要的車次放票時分別搶票,試驗出最適合自己的真正想搭乘的車次。也不怪我們,假期就這麼緊巴,路程又這麼遙遠,於是回家的日程稍縱即逝,怎麼敢不謹慎呢。大小戰事以外還有演習,也難怪硝煙不斷。
  鐵道部等7部委2013年年底發佈的信息顯示,供求不平衡數年來一直是春運壓力的主要原因,再密集的交通網絡也承受不了36億的歸心似箭。58同城等互動性網絡社區上,拼車回家的應徵貼一度被頂到了首頁;身處海外的早早通過網站或App關註了折價機票,步步為營地將聖誕假期抻到除夕的團圓。有人在百度貼吧掛上了自己智能手機餐飲設備的截屏,日程管理里設置了火車開動的日期,默認的系統提示因為一個字眼而有了喜氣洋洋的氣息:距離回家還有×天。
  象群風塵僕僕地趕往水源,鮭魚設計裝潢穿過冷暖的洋流回游內陸,雁隊在荻花之上夜幕之下飛向南方,一年一度,我們回家。
  當然,生活不是一期《動物世界》,故事不會隨著小車站暖黃的燈光和親人的笑臉終結。千住商不動產辛萬苦回家以後,我們在幹嘛呢?
  走訪親友,一進門先問WiFi密碼,手機上那個表示信號強度的小標誌一格一格穩定在最大時才終於心定,帶著笑寒暄,順手刷刷微博、朋友圈,菜上了,趕緊拍照;在家裡坐著,手機電腦響個不停,程式化的拜年短信早不受歡迎了,但是同學同事們身處各地,難得的閑暇觸動了共有的話題,正是聊天的好時候;春節聯歡晚會的家庭畫面早不再是齊聚電視機前的和諧統一,往往是經典喜劇演員彆扭又努力地講了一個網絡段子,祖輩茫然,爸媽在兒女解釋下或皺眉或終於微笑,年輕人的興趣則更多在通過各種移動設備和陌生卻熟悉的線上朋友“吐槽”這個段子實際上已經過氣了。
  我們人在家裡,但似乎只是物理空間上的而已。
  有聲音說:技術幫助我們回家,也綁架我們的家庭生活。
  這類批判早已經不新鮮了,每年過年都會被拿出來審視;然而一年又一年,如要回家一樣無法抗拒,我們還是忍不住一次次倒向那個數字的世界,像爬上陸地的總鰭魚,再剋制,尾巴尖還是時不時要蘸著水面,感受熟悉的清涼。
  那麼,與其徒勞地拒絕與批判,不如問幾個不同的問題:
  如果沒有互聯網、移動終端和實時通訊,家和年會不一樣麽?
  錢穆先生懷念童年時的故鄉,小橋流水,一鄉一族居,一族少遠足,族長議事,鄉民和睦,似乎是遠離科技的禮俗社會的理想形式了。錢家敗落,除夕因為自尊不願到別家吃飯,在祖母帶領下全家掌燈夜讀,更是動人場景。但對更多普通人而言,小橋流水遠去,技術的變化與人的變化一表一里。禮俗社會向法理社會發展,年輕一輩里,對鄉裡情懷的重視早已經被同學情誼的紐帶所取代,校友往往比老鄉更使人親近。返家反而成了同屆好友的一次盛大離別,過年回家的鄉情也淡化了很多。
  有年輕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圈子,這是與數字技術無關的。對於回家的煩惱即使沒有在社交網站上彰顯,和理解自己的同學“吐槽”長久不見的親朋對自己戀愛婚姻狀況的關心也是早已經存在的。
  那麼,我們對待家的方式是新的生活方式的延伸麽?不妨逆回去看:我們不在家的時候,家在哪裡呢?移動網絡普及深化,生活仿佛必須要被信息填滿。即使在回家的路上,我們也要準備好備用電源,移動設備里下載好電影,應對暫離網絡的空白。為一條發在朋友圈上的消息點贊的人群里可能有自己的父親;跨越大洋的距離僅需要一個按鈕,母親的笑臉一下子在視頻上出現;快遞與電商行業如此發達,思念外婆的一碗紅燒肉,淘寶一下就能送到家。這是一個情境的對調。在家時,網線那頭由父母換成了朋友。古人說此心安處是吾家,但身體和心靈,似乎總是一個在線上,一個在線下。
  離家與回家,一直以來是情感硬幣的兩面。如今,父母花費了一周的鑽研,也許就是為了朋友圈下的一個小小的贊。再多的信息,也還是有難以填補的空白。
  這導向一個最終也是最初的問題:我們為什麼要回家呢?
  一個在哈爾濱讀研究生的湖南女孩一直記得一年春運回家時的經歷。火車站鐘樓下人頭攢動,她的腿已經站得發麻,而車還沒有來。身邊一位農民工模樣的中年人自帶一條涼席,鋪在地上坐著等車,周圍堆著他大半個漂泊的家。她網上搶票的經歷很是驚險,正在揣測他懂不懂網絡,獲得車票該是如何艱辛時,他突然拍拍身邊的席子說:姑娘,回家呢?坐吧。
  海海人潮里,女研究生和中年農民工安靜地坐在一張涼席上,各自捏著一張粉紅的車票,等著,回家。
  或許時代更迭,回家,這年終考卷的那最後30分大題,一直就是一道數字證明題。每個人的解題過程千變萬化,運用定理各不相同,有的人迅速推導成功,有的人直到交卷還在苦苦運算中,有的人因為專註於前面的題目而被迫或主動放棄。但無論如何,這道題的結論是永遠不變的。從最初到未來,結論與題乾重合,答題人的一切巧妙設計、不懈計算甚至僥幸猜測只是附屬,無需試探、推敲或質疑,它存在,等待又一次被證明。  (原標題:回家是一道數字證明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r26frdh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