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企業標榜自己是互聯網公司,並沒有意義。互聯網只是一種工具,一種技術,一個資源,我們需要把它用好。 ——周厚健
  海信電器的當家人周厚健很少出現在公眾場合,作為全國人大代表,今年兩會他婉拒了所有媒體的採訪邀約。日前,他出席了海信在北京召開的VIDDA2.0電視產品發佈會,會後接受了新京報記者的獨家採訪。
  談起互聯網轉型這個“老”話題,周厚健稱,一定有一批老企業死掉,但他也堅持為“傳統”正名,認為傳統的並非是落後的。
  做內容服務先不想著賺錢
  新京報:你過去很少出席產品發佈會這種場合,為什麼這次親自為海信VIDDA2.0站台?
  周厚健:如果有很好的,很有信心的產品,我就喜歡衝到前面來推薦產品,我很喜歡產品。我認為,一個企業,人才、產品走在前面,你的道路就不會太坎坷,如果再把流程搞好,那走得就會相對順利。
  新京報:海信VIDDA2.0上內置了一個戰略性產品“聚好看”,要在內容服務上發力,會不會加劇與視頻企業的競爭?
  周厚健:不會。我們是以合作為主題,如果內容服務上強大了,更是以合作為主,一起賺錢。不過,雙方的競爭永遠是有的,要區分哪個階段以合作為主題,哪個階段以競爭為主題。對於“聚好看”,我確實認為,現在市場環境具備這個條件,我們應該用好它,如果不做,我們就容易落到後面。
  新京報:作為傳統企業,什麼原因讓海信決定在內容服務上花費大力氣?
  周厚健:傳統的好電視,只是畫面質量好、聲音質量好,而智能電視需要畫面質量好,伴音質量好,操控要簡單,給消費者提供的內容也要好。我們既然知道了最大的區別,就應該在這個區別上找差異,找到差異,走出來一步,就會比別人做得好一些。
  新京報:有沒有預計過未來在內容服務上盈利?
  周厚健:只要你真正為消費者服務了,並且做到最好,那消費者一定會回報你。如果先想到的是如何賺錢,那賺錢的路是不會實現的。
  一定有一批老企業死掉
  新京報:幾家傳統彩電企業都在轉型,思路都是從原來重視硬件銷售到更重視用戶體驗。
  周厚健:對,我認為大家都會往這方面走,遲早會轉。
  新京報:在目前同樣的路徑下,比拼的關鍵是什麼?
  周厚健:一個是對未來的判斷,第二個是能不能在判斷正確的前提下,盡可能找準消費者需求。當然還有內部條件,包括人才和技術能力。看準了,實現不了,也沒用。
  新京報:在這種新的競爭模式下,彩電企業的格局會變化嗎?
  周厚健:一般來說,在新的技術、新的模式出現的時候,一定要有一批老企業死掉,新的企業涌進來,這是規律,不僅僅是今天智能電視的現象。任何新的技術變革時代,都會發生。
  需要說明的是,絕不是做這個產業時間長的企業,就是落後的、落寞的企業。人們都把傳統的當成是落後的,這是非常不對的。一個企業活得長,經驗更豐富,這是傳統企業最大的優勢。
  一邊轉型,一邊調整
  新京報:面對新興互聯網企業進軍彩電產業,海信的壓力是什麼?
  周厚健:海信危機感非常強。2010年,海信是中國最早提出智能電視的,2011年,海信提出智能戰略。戰略是全局性和長期性的,所以海信做智能電視,很早就有了轉型的危機感。確定戰略後,海信又確定了智能戰略推進步驟。研發中心已經很明確地在往智能戰略上轉。
  新京報:現在海信內部是否都已經理順了,矛盾阻力都不存在了?
  周厚健:矛盾和阻力還是有的。戰略制定了,戰略規劃要嚴謹合乎邏輯,流程也要銜接緊密,還要把戰略變成是全體員工的行動,這樣才能變成現實,企業不能依靠戰略吃飯,而要靠在市場上獲得用戶的貨幣選票吃飯。
  我們在推智能戰略,某一個階段,如果沒有變成大家的行動,我就會回頭找,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抓緊調整。調整中會發現很多具體的技術、人才、經營的問題,這些在一開始可能都沒有想得那麼全,或者不具備想這些的條件,所以我們只能一邊轉型,一邊調整。
  新京報:如果用打分來給一個評價,你會給海信目前的轉型打多少分?
  周厚健:60分。應該講,目前基本是順利的,從剛纔我披露的海信占有率可以看出來,我們還是在往前走的,在競爭格局上往一個更好的地位上走。
  但是,企業永遠都有很多問題要解決,因為解決後,就到了另一個層面,對手也不一樣了。對我們這種成長性的公司而言,競爭對手的水平不斷在變化提升,於是差距也會永遠存在。
  互聯網只是一種工具
  新京報:外界對你的個人的評價,是穩健,你認同這個評價嗎?
  周厚健:外界說我是穩健,實際上是說我保守。(大笑)但其實,所謂穩健,就是今天想明天需要什麼條件,明天會發生什麼問題,在今天把它解決掉。因為今天解決明天的事情,它的成本是低的,效果是好的,若要當前解決當前的問題,成本是高的,甚至幾乎是解決不了的。人對當前的問題,幾乎是沒有辦法的。
  新京報:現在傳統企業轉型,必談互聯網思維。你對互聯網思維如何理解?
  周厚健:這是人們造出來的名詞而已,二十年以前,說數字化思維,現在說互聯網思維。互聯網現在具備的條件是可以很準確地知道消費者的需求,所以現在講的互聯網思維,應該歸結為兩條:第一,準確、精準地知道消費者的需求;第二,就是要快,如果沒有快的條件,今天看明白了,三天后再反應,就跟不上了。
  新京報:還有一些企業在轉型中,稱自己將成為互聯網公司。你怎麼看?
  周厚健:傳統企業標榜自己是互聯網公司,並沒有意義,互聯網公司都是好公司?波音是什麼公司?微軟是什麼公司?他們都是非常優秀的公司。就好像有的時代,有人說我是富人,換一個時代,又有人說我是窮人,因為窮人吃香。這些都沒有意義。在我看來,互聯網只是一種工具,一種技術,一個資源,我們需要把它用好。
  新京報記者 李媛  (原標題:周厚健:轉型一定有老企業死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r26frdh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